最近我在写一款程序,在初始化定义如下代码: const u8 a[2] _attribute_((at(0x08020000))),也就是把数组的地址定义在flash空间的0x08020000这个位置。 然后在串口中断中对这个地址所在的扇区进行擦除,代码如下: __disable_irq(); FLASH_Unlock(); FLASH_EraseSector(FLASH_Sector_5,VoltageRange_3); FLASH_Lock(); __enable_irq(); 这个时候,只要程序不复位,串口收发都可以,程序运行正常,但是只要程序一复位,就会运行异常,我们通过检查,发现是初始化的数据改变了,比如我们在初始化定义了u8 a=123,那么在复位后,a=0xff。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KEIL5的编译器把a=123,中断常数123放进了FLASH当中,而且是放在最后使用的一个FLASH地址中,也就是放在0x08020000这个扇区当中,这样,擦除以后,只要复位后上电,那么读出来的数据就是FF,所以很多定义的初始化变量全部变成了FF,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0x08020000这个扇区后面再定义一个扇区,也就是再加一句const u8 a[2] _attribute_((at(0x08040000))),这样,初始化的常量就会放在0x08040000这个扇区,那么再对0x08020000这个扇区进行擦除和写操作就没有影响了! |
最近我在写一款程序,在初始化定义如下代码: const u8 a[2] _attribute_((at(0x08020000))),也就是把数组的地址定义在flash空间的0x08020000这个位置。 然后在串口中断中对这个地址所在的扇区进行擦除,代码如下: __disable_irq(); FLASH_Unlock(); FLASH_EraseSector(FLASH_Sector_5,VoltageRange_3); FLASH_Lock(); __enable_irq(); 这个时候,只要程序不复位,串口收发都可以,程序运行正常,但是只要程序一复位,就会运行异常,我们通过检查,发现是初始化的数据改变了,比如我们在初始化定义了u8 a=123,那么在复位后,a=0xff。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KEIL5的编译器把a=123,中断常数123放进了FLASH当中,而且是放在最后使用的一个FLASH地址中,也就是放在0x08020000这个扇区当中,这样,擦除以后,只要复位后上电,那么读出来的数据就是FF,所以很多定义的初始化变量全部变成了FF,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0x08020000这个扇区后面再定义一个扇区,也就是再加一句const u8 a[2] _attribute_((at(0x08040000))),这样,初始化的常量就会放在0x08040000这个扇区,那么再对0x08020000这个扇区进行擦除和写操作就没有影响了!
你确定这个地址只有这个数据,没有其它了?
我不太理解楼主的操作方法,FLASH区域擦除是整个区域,擦完以后需要重新写入数据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性,如果不写入数据,那么数据就是FF。
你确定这个地址只有这个数据,没有其它了?
确定,通过仿真看到,凡是全局变量的初始化,其初始值并不是在最开始的扇区0的FLASH区域,而是在程序所占用的最后一个FLASH区域。
我不太理解楼主的操作方法,FLASH区域擦除是整个区域,擦完以后需要重新写入数据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性,如 ...
因为全局变量的初始化,其初始值是放在FLASH区域的,而且是放在程序所占用FLASH区域的最后一个扇区,我只要不对最后一个扇区进行擦写就可以了。